关于尚公
关于尚公
近日,视觉中国起诉知名摄影师戴建峰@Jeff的星空之旅,称其侵权使用了视觉中国173张照片,要赔偿他们8万多元,而这些涉事照片却是戴建峰自己拍摄的作品。网友不经感慨这简直是“碰瓷式”维权!
“碰瓷式”维权
是指一些企业或个人通过各种手段,将一些并非真正享有著作权的文章、照片等作品,以知识产权维权的形式索要巨额版权费,并因诉讼维权带来利润,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,甚至衍生出相关灰色利益链条。
视觉中国是一家知名的图片版权管理公司,它通过签约摄影师、购买图片版权等方式,积累了大量的图片资源。下文从版权问题、维权之路、商业模式等角度,解析视觉中国的版权争议,并探讨相关问题。
第一:视觉中国的版权问题:是售卖还是许可?
视觉中国通过销售图片版权获取收益,但问题是,他们是否真的拥有所有图片的版权?在法律上,版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利,意味着一个人或组织有权控制他人对作品的复制、发行、公开表演等行为。因此,视觉中国必须证明他们确实是图片的版权所有者,才能合法地销售图片。
然而,一些摄影师和艺术家指出,视觉中国在获取图片版权的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,例如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作品,或与摄影师签订不公平的合同。这种行为可能违反了版权法和合同法。
第二:视觉中国的维权之路:是否过度?
视觉中国以维权著称,对于侵犯图片版权的行为,他们采取了各种法律手段,包括但不限于发律师函、提起诉讼、索赔等。然而,一些人认为视觉中国的维权行为存在过度。在法律上,维权是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利,但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。如果视觉中国的行为超出了法律范围,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。
第三: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:是否合法?
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是通过销售图片版权获取收益。然而,这种商业模式是否合法也引发了争议。有些人认为,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违反了版权法的规定,因为他们并非所有图片的版权所有者,而是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了图片版权。如果这是真的,那么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就存在问题。
视觉中国的版权争议涉及到多个方面,包括版权法、合同法、商业模式等。在法律上,只有版权所有者才能控制他人对作品的复制、发行、公开表演等行为。因此,视觉中国必须证明他们是图片的版权所有者,才能合法地销售图片。同时,视觉中国的维权行为和商业模式也需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。
未来,视觉中国需要更加注重版权保护,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。同时,我们也希望相关法律机构能够对其进行监管,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。
尚公 · 杭州
在线填写需求,我们将尽快为您答疑解惑。
扫一扫
关注我们
中国 杭州 上城区新业路8号
华联UDC· 时代大厦A幢17楼
电话:0571-85105372
4008000132